标题    全文    标题或全文  |   精确查询    模糊查询
标题:
全文:
期刊名称:
全部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期刊年份:
全部
期号:
学科分类:
全部
搜索 清空
核准追诉低龄未成年人犯罪若干问题探究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2年
3
122-132
周子简;郎振羽
华东政法大学;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
《刑法修正案(十一)》在个别下调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同时,在立法模式上设置了"特别情形+特别程序"的双重限定,体现出立法者极为审慎的态度.核准追诉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在定位上接近现有的超过追诉期限后的核准追诉制度,应以"不核准为原则,核准为例外",在性质上是对检察机关行使公诉权的核准,而非对"入罪"的核准,在立法基础上是对"恶意补足年龄"规则的有条件借鉴.实体方面,"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应当理解为罪行;危害后果上应当对"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严重残疾"三个要素作独立判断;"情节恶劣"是对未成年人及其行为相关的主客观因素的综合性限制,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报告可作为判断"情节恶劣"的主要参考.程序方面,侦查阶段不得轻易对低龄未成年人适用羁押性强制措施,应积极制定符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审前羁押替代性措施;基于检察权上下一体的原则,检察机关在核准时上级院无须过滤,应当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刑事责任年龄        核准追诉        情节恶劣        恶意补足年龄
保存检索条件
X
添加标签:

给这组订阅条件设置标签名称,可以更加方便您管理和查看。

保存条件:
微信“扫一扫”
法信App“扫一扫”
操作提示
对不起,您尚未登录,不能进行此操作!
关联法条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