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被告向原告书面道歉,并保证今后不再发送短信;2.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短信退订费0.1元;3.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1000元及交通费、文印费、通信费、误工费等合理费用8000元;4.本案诉讼费由被告承担。在线庭审中,原告王某某当庭撤回第三项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2021年4月14日17时27分,原告名下的电信号码133××××****收到一条短信,内容为“【京东】您的话费余额即将不足?送您立减6元话费充值券,限时1天领取,点击直达3.cn/-1d8BzxM回复BK退订。”发送该短消息的号码为1106××××6366经查询,该号码1106××××6366使用人为被告佑顺公司,但原告与被告从无任何关系,原告也从未向被告提供过手机号码。2021年4月18日11时26分,原告为了避免再次受到短信骚扰,被迫根据该短信内容提示,发送“BK”进行退订,因此产生了退订费0.1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
四十三条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住宅、交通工具等发送广告,也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
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被告未经原告同意,擅自向原告发送营销类短信广告,涉嫌违反上述法律法规,理应承担网络侵权责任。手机号码属于法律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被告有获取、持有、使用等处理原告个人信息的行为,该处理行为未取得原告同意,侵害了原告的个人信息权益。被告的行为,同时影响了原告的安宁权、隐私权,违反了我国关于禁止短信扰民的法律规定和行政监管规定。被告在短信中仅告知原告退订的方法,但是未告知原告退订将产生通信费用,由此造成原告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取短信费。综上所述,请求支持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被告佑顺公司辩称,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第一,关于原告主张停止侵害。被告作为短信端口提供商,仅通过代理中国电信短信产品,提供发送短信服务,短信内容和发送目的号均为第三方提供。本案中,原告主张其权益受到侵害,但未说明案涉短信的发送对原告造成何种侵害以及受影响的程度,且即使该条短信对原告造成侵害,被告也并非造成该侵害的主体,因此被告不承担任何责任,也没有义务向原告出具书面保证。第二,关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短信退订费0.1元的请求,被告不予认可。原告提供的证据已清楚表明,原告产生的0.1元通信费为中国电信收取,其要求支付或者退还的主体不应是被告,原告应向中国电信提出诉求。第三,被告通过向同行了解得知,在2021年1月13日,原告以另一手机号码1180××××1800诉了端口106928065602发送的营销短信。在该投诉中,原告称其事先并未订阅该消息,并声称短信发送方涉嫌强行收费,要求双倍返还退订费用,但经查证后发现,原告为该APP注册会员,且有会员注册证明。双方协商过程中,原告提出2000元的赔偿要求。短信发送方经再三考虑,向原告给付2000元的补偿,原告对此处理结果表示满意,并撤销投诉。2021年4月8日,原告起诉另一同行,要求其支付短信退订费500元,精神损失费1000元,交通费、文印费、通信费、误工费等合理维权费用8000元。被告经与该同行沟通后得知,原告在诉讼前与该同行进行谈判:原告提出1元加书面道歉的诉求或50000泰铢的赔偿,该同行工作人员也以诚恳的态度提出和解要求,愿意给予原告最高500元的补偿,但是两方沟通过程中,原告多次发出“200块打发叫花子差不多、你在打发泰国叫花子”的言论,可以看出原告的本意并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本次事件索取高额钱财。综上,被告认为原告持有多张不同电信运营商的电话卡,一次性收集短信,并通过恶意索赔,高额勒索的方式获取赔偿。综上,请求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各方当事人通过本院诉讼平台提交了证据,并通过本院诉讼平台和庭审对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充分发表了意见。对本案有关事实,本院认定如下:
2021年4月14日17时27分,原告注册的电信手机号1133××××1357到一条由码号1106××××6366送的手机短信,内容为“【京东】您的话费余额即将不足?送您立减6元话费充值券,限时1天领取,点击直达3.cn/-1d8BzxM回复BK退订。”2021年4月18日11时26分,原告依照案涉短信提示回复“BK”退订。原告提供的中国电信营业厅APP短、彩信详单截图显示,号码13133××××1357101****××6366短信一条产生资费0.1元。经本院当庭复制案涉短信内链接3.cn/-1d8BzxM并粘贴跳转,结果显示页面以约零点几秒的速度快速闪现“1分钱充10元”的充值广告,并接连跳转最终停留至“京东登录注册”页面,该页面要求用户输入手机号及验证码,之后进入京东平台充值话费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