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征集2025年“商业航天卫星应用创新发展”储备课题的通知
为落实《北京市加快商业航天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8年)》,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现围绕商业航天相关典型应用场景公开征集“商业航天卫星应用创新发展”相关储备课题,聚焦卫星数据处理、智能识别等技术,推动商业航天卫星数据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商业航天产业闭环发展,助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商业航天创新发展高地。
一、场景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征集
1.场景名称:基于卫星通导遥技术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
场景介绍:服务高级别自动驾驶的“车、路、云、网、图”一体化基础建设要求,面向智能网联驾驶、无人驾驶、网约车、环卫车、无人配送车等多种交通运输工具低成本、精准化作业需求,促进自动驾驶技术进步和产业化落地,为自动驾驶车辆“走出”示范区实现全域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要求:综合利用高低轨卫星通信、低轨卫星导航增强或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等技术,提供低时延卫星通信服务、高精度导航增强服务或高精准导航地图服务。突出商业航天卫星数据赋能自动驾驶的作用,需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性,满足场景数据精度、更新周期及使用成本等应用端要求,并进行场景应用验证,具备一定的商业化推广条件。
执行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
申报主体:应具有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自动驾驶、多源数据融合等方面技术基础,有明确的用户单位,鼓励产学研用单位联合申报。
2.场景名称:基于卫星互联网的低空运管控制
场景介绍:满足低空技术快速发展对低空飞行器监管服务的迫切需求,解决低空超视距通信、复杂环境高精度高可信定位等问题,支撑构建融合无人飞行器身份识别、智能任务调度、低空航路规划、空中避障预警等功能的“天-空-地”立体化低空飞行器监管系统,形成覆盖全域的低空飞行器管制能力,保障低空技术安全有序发展。
研究要求:基于低轨互联网卫星通信、低轨导航增强等技术,研制低轨卫星载荷与机载应用终端,开发低空通信导航管控系统。需突出商业航天卫星数据对低空飞行器运管控制的赋能作用,推动形成技术标准规范,并通过典型场景应用示范验证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
执行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
申报主体:应具有卫星通信、卫星导航、低空运管等方面技术基础,有明确的用户单位,鼓励多专业技术领域单位联合申报。
3.场景名称:基于空天地一体化电力设施安全巡检示范应用
场景介绍:满足电网设施的广域安全巡检、高精度监测预警及评估需求,及时掌握广域电力系统的运行和安全状态,建立空天地一体的大范围、多频次电网结构健康诊断预警技术,发展电力设施安全巡检技术,助力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研究要求:基于高低轨通信卫星、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等技术,聚焦电网外破风险识别、洪涝风险评估、地质灾害与杆塔倾斜沉降隐患排查、覆冰监测预警等场景,开展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提升电网运检质效。需突出商业航天卫星数据赋能电力安全的作用,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性,推动形成技术标准规范,并进行场景应用示范,具备一定的商业化推广条件。
执行周期:原则上不超过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