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全文    标题或全文  |   精确查询    模糊查询
标题:
全文:
制定机关:
全部
文号: 例如:国税发 2009 2号
公布日期:
格式:YYYY-MM-DD,例如:2015-07-06
施行日期:
格式:YYYY-MM-DD,例如:2015-07-06
主题分类:
全部
效力等级:
全部
搜索 清空
重庆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办法
属性标签 法律沿革

  
重庆市人民政府令


  
第375号


  《重庆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办法》已经2025年7月28日市第六届人民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9月20日起施行。

  
市 长 胡衡华
  2025年8月14日


  
重庆市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涉企行政检查,推进行政检查减量增效,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涉企行政检查,适用本办法。法律、法规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本办法所称涉企行政检查,是指具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执法机关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和依法接受委托开展行政执法活动的组织(以下统称行政检查实施主体)为履行行政管理职责,对企业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执行有关行政决定、命令的情况进行巡查、核验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机关包括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区县(自治县)行政执法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第三条  涉企行政检查包括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线索核查和即时检查等。

  日常检查,是指依据法律规范的要求,对不特定检查对象或者不特定事项实施的检查。

  专项检查,是指针对某一地区、领域的突出问题等情况,履行批准、备案、公布程序,部署本地区或者本系统实施的检查。

  线索核查,是指根据投诉举报、转办交办实施的检查。

  即时检查,是指因突发事件或者数据监测、机动巡查等发现危险、紧急情况实施的检查。

  第四条  涉企行政检查应当遵循合法、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统筹兼顾发展和安全,坚持服务与执法并重,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干扰。

  第五条  市、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的涉企行政检查工作,研究解决涉企行政检查重大问题,加强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保障。

  市、区县(自治县)司法行政部门作为本级人民政府行政执法监督机构,代表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对涉企行政检查主体、实施等进行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

  市级行政执法部门负责本行业领域涉企行政检查的统筹管理。市、区县(自治县)行政执法部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涉企行政检查职责。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和依法承接的行政执法事项范围内,实施涉企行政检查。

    
第二章 行政检查实施主体
 

  第六条  行政执法机关应当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涉企行政检查。

  行政执法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书面委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涉企行政检查。行政执法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涉企行政检查。

  第七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应当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涉企行政检查。

  第八条  依法接受委托开展行政执法工作的组织应当在委托范围内实施涉企行政检查。

  委托行政执法机关对受委托组织实施涉企行政检查的行为应当负责监督,并对该行为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受委托组织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执法机关名义实施涉企行政检查,不得再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涉企行政检查。

  第九条  政府议事协调机构不得以任何名义实施涉企行政检查,其统筹组织的涉企行政检查应当由相关行政检查实施主体实施。

  第十条  实施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涉企行政检查时,行政检查实施主体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邀请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专家等协助,为行政执法人员提供专业参考意见。但是,检验检测机构、科研院所、行业专家等不得单独开展行政检查或者直接向检查对象出具检查意见。

  第十一条  涉及行政执法事项划转的,由划出行政执法部门负责实施行政检查,划入行政执法机关负责实施与划转行政执法事项有关的线索核查和即时检查,依法处理。根据工作需要,也可以相互委托实施涉企行政检查。

    
第三章 行政检查组织实施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十二条  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统筹梳理本行业领域行政检查事项,编制并动态调整行政检查事项清单。

  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应当包括检查事项名称、检查依据、检查主体、检查内容、实施层级等。

  第十三条  行政检查实施主体应当严格执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公布的行政检查标准。

  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可以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制定、细化本行业领域行政检查标准。

  不同领域行政检查标准相互冲突的,有关部门应当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按照规定提请有权机关进行协调。

  第十四条  市级行政执法部门应当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渠道,向社会公布本行业领域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主体、行政检查事项清单、行政检查标准等信息。

  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未经公布的,不得实施。
保存检索条件
X
添加标签:

给这组订阅条件设置标签名称,可以更加方便您管理和查看。

保存条件:
分享
划线
批注
分享
投稿
划线
选择文字与已标注内容“本法所称广告代言人
重复,继续标注将覆盖上次标注内容
是否继续?
标题:2015-03-02—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法信标注 编辑 删除

本法所称广告主,是指为推销商品或者服务,自行或者委托他人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经营者,是指接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发布者,是指为广告主或者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发布广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本法所称广告代言人,是指广告主以外的,在广告中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

微信“扫一扫”
法信App“扫一扫”
操作提示
对不起,您未登录或没有权限,不能进行操作!
关联法条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