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贿犯罪特别减免条款在司法实务中的滥用,《刑法修正案(九)》对此实施了限缩,但又与《刑法》总则一般减免条款之间产生抵牾.实际上,办案机关恣意适用特别减免条款,与立法从严修改特别减免条款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唯有设计宽于《刑法》总则一般减免条款的行贿犯罪特别减免条款,将司法实务中的模糊性规定予以明确,完善立法司法双向衔接,才能发挥特别减免条款分化、瓦解贿赂犯罪之效能.为此,应当在立法上,恢复特别减免条款的"特殊性",增设单位行贿罪、对单位行贿罪和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特别减免条款,构建行贿犯罪特别减免制度体系;在司法适用上,应将自首时间点定位于监察机关立案前、对"犯罪较轻"的认定采取宣告刑主义、在自首与立功竞合时采取"择一全而宽"的量刑原则.
special relief clauses bribery crimes legislative review application of jus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