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琳
甘肃政法学院
【摘要】日本介绍毛泽东可追溯到二、三十年代,而真正意义上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是从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开始的。新中国成立后,日本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逐步深入,至六七十年代出现重大变化,全面开展了有关毛泽东及其思想的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翻译与出版工作;与此同时,推出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其中关于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和军事战略理论方面的研究有一定深度,其成果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80年代以后,日本研究毛泽东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怎样认识毛泽东思想的遗产及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问题上。在这几方面,日本学者做了不少探讨。
【关键词】日本;毛泽东思想;研究
Japan’s research on Mao Zedong’s thoughts
日本介绍毛泽东可追溯到二三十年代。早在1926年至1930年,日本人就写有《国民党与共产党的新关系》、《从国共两党的合作到分裂》、《支那共产党之概况》、《中国共产党文献考》等20余篇文章,用一定笔墨评述了毛泽东。此后至抗战期间,据不完全统计,日本研究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官方机构和民间人士很多,发表研究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的文章、专著百余份,但其中相当部分是为了收集和研究有关毛泽东的情报而写的。
日本真正意义上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是从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以后开始的。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以后,日本一些有识的中国研究者开始反省过去对中国的错误认识,他们抱着一种“加害者意识”、“赎罪感”{1},参加日本民间的中国研究所,继续从事中国问题的研究工作。同时,在抗战期间,在延安和中国解放区工作的野坂参三等日共党员和“日本人民解放联盟”盟员,先后回到日本,宣传、介绍毛泽东。由此,日本对毛泽东的研究步入正轨,出版了不少介绍毛泽东和客观评论毛泽东思想的著作和文章。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岩村三千夫于1948年写的《毛泽东思想》(世界评论社)一书。该书高度评价了毛泽东思想的国际意义。他写道:“毛泽东相信他的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版,岂止如此,我们越放眼于亚洲,就越发感到毛泽东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亚洲版的代表。这是因为中国和中国革命所处的条件同亚洲各国及其民族解放运动所处的条件基本上是一样的。”此外,中国文学研究家竹内好,也高度评价毛泽东的根据地革命的意识和延安整风运动的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日本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逐步深入。1952年,日本学者松村一人以《论毛泽东哲学的意义》为题,在《思想》杂志上连续发表文章,详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特别是以《矛盾论》、《实践论》为主要内容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他充分肯定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意义,认为《矛盾论》、《实践论》“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前推进了一步。如果不学习毛泽东的哲学,我们就不能谈论马列主义哲学。如果不学习毛泽东的著作,我们也就不能充分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哲学。”他认为毛泽东哲学“不仅仅是马列主义哲学具体地应用于中国革命的特殊实际,并且有中国民族形式,而且具有国际的意义”。松村一人还研究了毛泽东哲学的根本特征。他认为:“哲学同本国革命理论相结合,哲学贯穿于以解放为目标的经常斗争之中,哲学同民族的智慧相结合,这就是毛泽东哲学的第一个根本特征。”毛泽东哲学的第二个根本特征是“它彻底地打破了对辩证法的教条主义理解”。此外,他对《矛盾论》的基本理论做了较深刻的阐述。1953年,松村一人的《辩证法的发展》一书正式出版。在该书中,他进一步系统地论述了毛泽东哲学思想。
1958年,日本学者新岛淳良在《思想》杂志上发表文章,对毛泽东认识论中关于认识的出发点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毛泽东是实践辩证法的发现者,对他的实践辩证来法说,认识的出发点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而不是客体,更准确些说,不是物。这意味着毛泽东实践型的认识辩证法同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反映论”是不同的,即毛泽东的认识辩证法不是把人的思想、意识看作镜子照映事物那样的存在的反映,而是把这些看作是实践中的一个过程,因而否定了只有一个固定的逻辑空间的思想。
这一时期,为深入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在日本首次出版了日文版的《毛泽东选集》(四卷本)。
60年代初,由于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日本对毛泽东思想的研究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日本开始全面开展有关毛泽东及其思想的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从此时起至70年代末: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编辑出版了《中国共产党史资料集》(共12卷,劲草书房,1970年~1975年),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著名的毛泽东文献学研究专家竹内实主编、日本毛泽东文献资料研究会编辑出版了《毛泽东集》(共10卷,北望社,1970年~1972年)。后来,又出版了《毛泽东集补卷》(共10卷)。这样,《毛泽东集》和《毛泽东集补卷》一共收集毛泽东1917年至1949年的著作近千篇。其中有一些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献。《毛泽东集》和后来的《毛泽东集补卷》,是目前国外对建国前毛泽东著作文献编辑最系统、最全面并具有权威性的版本,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公认的研究毛泽东思想的标准本和参考工具书。英国著名的毛泽东研究专家施拉姆,对这部《毛泽东集》大加赞赏。他说,70年代初,在毛泽东的思想研究方面,由于竹内实主编的《毛泽东集》的编辑出版,日本人的作用大大地增加了。如果不是这套既包含公开版本又收入内部版本的资料自1978年以后广泛出版,与今天的情况相比,我们关于毛泽东的思想的知识肯定会支离破碎得多。
除以上所提的主要资料以外,日本还出版了下列资料:日共中央组织日本中共问题专家,在中国方面的协助下,对1953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进行了修订(1962年);东京新日本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选集》(四卷本)(1962年);《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也在日本出版(1977年)。
在此期间的中国“文革”发生后,在日本还曾掀起收集翻译毛泽东的讲话、文章、指示的热潮。其中重要的出版物有:由东京大学近代中国史研究会编译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东京三一书房,1974年~1975年),新岛淳良编辑的《毛泽东最高指示》(东京三一书房,1970年),竹内实编译的《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的语录》(东京现代评论社,1974年),矢吹晋编辑的《毛泽东谈社会主义建设》,田太胜洪编译的《毛泽东谈外交路线》,滕本幸三编译的《毛泽东谈人间革命》(以上三本均为东京现代评论社1975年出版)。
此外,还翻译出版了不少国外研究毛泽东及其思想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