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理解与适用/李少平主编;《刑事诉讼法解释》起草小组编著.--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21.3
ISBN 978-7-5109-3118-5
Ⅰ.①最… Ⅱ.①李…②刑… Ⅲ.①刑事诉讼法—法律解释—中国②刑事诉讼法—法律适用—中国 Ⅳ.①D925.20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1)第033046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理解与适用
李少平 主编
杨万明 副主编
《刑事诉讼法解释》起草小组 编著
策划编辑 陈建德 兰丽专
责任编辑 丁丽娜 路建华 张 奎 丁塞峨
执行编辑 杨晓燕 郭 粹 杨 洁
出版发行 人民法院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100745)
电 话(010)67550508(责任编辑)67550558(发行部查询)
65223677(读者服务部)
客服QQ 2092078039
网 址 http://www.courtbook.com.cn
E-mail courtpress@sohu.com
印 刷 天津嘉恒印务有限公司
经 销 新华书店
开 本 787毫米×1092毫米 1/16
字 数 645千字
印 张 39.5
版 次 2021年3月第1版 2021年3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09-3118-5
定 价 148.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出版说明
2020年1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首席大法官周强主持召开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0次会议,审议并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21〕1号,以下简称《解释》)。《解释》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作为人民法院适用《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司法解释,《解释》的公布施行,对于人民法院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正确履行刑事审判职责,规范办案活动,保障诉讼权利,提高办案质量,确保修改后《刑事诉讼法》的统一正确实施,实现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法释〔2012〕21号,以下简称《2012年解释》)。从实践来看,《2012年解释》的施行取得了良好效果,保障了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统一正确执行。2018年10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自2018年10月26日起施行。这是继1996年和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对中国特色刑事诉讼制度又一次十分重要的改革与完善。
为确保法律准确、有效实施,早在《刑事诉讼法》修改
《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通过后,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起草了解释稿,并多次征求中央有关部门、地方法院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特别是,《解释》注重吸收近年来刑事程序法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在起草过程中邀请十余位刑事诉讼法专家进行论证、提出意见,确保司法解释荟萃刑事审判经验与理论成果,最大限度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
《解释》共计27章、655条,历经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专业委员会八次审议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全体会议三次审议,是最高人民法院有史以来条文数量最多的司法解释,也是内容最为丰富、最为重要的司法解释之一。与《2012年解释》相比,《解释》增加“认罪认罚案件的审理”“速裁程序”“缺席审判程序”三章,增加107条,作了实质修改的条文超过200条。《解释》的起草,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院内有关部门和地方法院的大力支持。有
为帮助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官正确理解和准确适用《解释》,解决办案实务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为了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根据院领导指示,我们组织参与司法解释起草工作的同志撰写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理解与适用》一书,从条文主旨、解释依据、内容解读、实践运用等方面对《解释》逐条进行深度解读。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大法官担任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杨万明大法官担任副主编,《刑事诉讼法解释》起草小组成员负责撰稿。起草小组成员为最高人民法院姜启波、周加海、喻海松、耿磊、郝方昉、李振华、李静,借调人员任素贤(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姜金良(江苏省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王婧(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李鑫(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实习生马勤(清华大学法学院)。全书由姜启波和周加海负责统稿。
由于编写本书时间较为仓促及编写人员水平所限,书中的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刑事诉讼法解释》起草小组
二〇二一年二月
凡 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