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审判监督指导.2017年.第1辑:总第59辑/景汉朝,孙华璞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11
(中国审判指导丛书)
ISBN 978-7-5109-2328-9
Ⅰ.①审… Ⅱ.①景… ②孙… ③最… Ⅲ.①审判-司法监督-中国 Ⅳ.①D926.4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261292号
审判监督指导 2017年第1辑(总第59辑)
景汉朝 孙华璞 主编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 编
责任编辑 张 奎
出版发行 人民法院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100745)
电 话 (010)67550673(责任编辑) 67550558(发行部查询)
65223677(读者服务部)
客服QQ 2092078039
网 址 http://www.courtbook.com.cn
E-mail courtbook@sina.com
印 刷 保定市中画美凯印刷有限公司
经 销 新华书店
开 本 787×1092毫米 1/16
字 数 238千字
印 张 14.25
版 次 2018年11月第1版 2018年11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09-2328-9
定 价 38.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审判监督指导》编辑委员会
主 任 夏道虎
副 主 任 姜 伟 XXX 滕 伟 闫 燕
委 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铁军 于 泓 于德江 尹秉文 王 波
王 钰 王学雷 王秋菊 王样国 冯文生
司明灯 田 锋 白志刚 白金城 石 炜
全克滨 刘士文 刘文华 刘宏伟 刘昌杰
孙祥壮 许一鸣 许寿辉 齐 素 何 抒
余 波 冷汉军 吴 艳 吴文华 宋 颖
张 勤 张 睿 张云龙 张代恩 张永明
张仲侠 张先科 张红菊 李 芹 李学军
李相波 李雪田 杨坦辉 杨智建 沈世所
沈建红 沈英明 苏学增 陈 佳 陈国进
陈建规 卓 玛 罗智勇 姜春艳 宫 斌
段 玲 胡志超 赵 伟 赵恒举 郝桂花
倪代化 凌 云 热依汉古丽 秦德平
贾新芳 郭志刚 崔文举 梁 文 章 润
喻德红 董 华 董朝阳 蒙洪勇 戴春林
魏开发 魏朝阳
执行编辑 孙祥壮
《审判监督指导》特约编辑
北京高院审监庭 陶志蓉
天津高院审监庭 赵恒举
河北高院审监一庭 刘士文
河北高院审监二庭 李俊杰
山西高院审监一庭 翟瑞卿
山西高院审监二庭 李 智
内蒙古高院审监一庭 斯 琴
内蒙古高院审监二庭 闫少波
辽宁高院审监一庭 张宇庭
辽宁高院审监二庭 娄秀娟
辽宁高院审监三庭 张 铁
辽宁高院审监四庭 夏 妍
吉林高院审监一庭 朴永刚
吉林高院审监二庭 刘 岩
黑龙江高院审监一庭 郭延泽
黑龙江高院审监二庭 初 泽
上海高院审监庭 王国新
江苏高院审监一庭 刘 振
江苏高院审监二庭 于 泓
浙江高院审监庭 张静静
安徽高院审监庭 周晓冬
福建高院审监庭 刘振宇
江西高院审监庭 李振峰
山东高院审监一庭 李 军
山东高院审监二庭 姜晓玲
河南高院审监一庭 史昶伟
河南高院审监二庭 李倞耐
河南高院减刑假释庭 张云龙
湖北高院审监一庭 彭红杰
湖北高院审监二庭 王俊毅
湖北高院审监三庭 袁正英
湖南高院审监一庭 熊 洋
湖南高院审监二庭 谷国艳
湖南高院审监三庭 王 慧
广东高院审监庭 周定挺
广西高院审监一庭 唐海波
广西高院审监二庭 陆洪鸣
海南高院审监一庭 张红菊
海南高院审监二庭 王样国
重庆高院审监庭 阎 强
四川高院审监一庭 何 利
四川高院审监二庭 杨 杰
贵州高院审监一庭 丁 辉
贵州高院审监二庭 李 丽
云南高院审监一庭 王 涛
云南高院审监二庭 唐美泉
西藏高院审监庭 刘海霞
陕西高院审监庭 王建敏
甘肃高院审监一庭 尹秉文
甘肃高院审监二庭 魏朝阳
青海高院审监一庭 吴晓良
青海高院审监二庭 王 宁
宁夏高院审监庭 吴 艳
新疆高院审监一庭 税成疆
新疆高院审监二庭 郝桂花
解放军军事法院审监庭 杨坦辉
新疆高院兵团分院审监一庭 胡志超
新疆高院兵团分院审监二庭 郭春祥
编者按
随着以解决“申诉难”为主要目的的2007年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修改,以及为全面完善我国民事诉讼法为目标的2012年立法修正中对民事再审程序修改的结束,我国民事诉讼法大规模修改已告一个段落。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自2000年成立以来,一直探索着我国民事、刑事再审程序的现代化路径,期冀能够实际破解“申诉难”,体现世界先进水平,在解决司法公正和效率方面贡献中国的法律智慧。在十余年参与立法以及制定司法解释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中国政法大学、清华大学相关教授的帮助和支持,收集到各国民事诉讼法典、刑事诉讼法典、行政诉讼法典,并将收集到的各国立法例及时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提供,以期在修改和完善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与此同时,修改和完善民事行政再审制度项目,还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德国技术公司、日本国际协力组织等国际机构的资助、支持,最高人民法院还数次组团或参加全国人大的组团前往德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司法机构、立法机关、法学院、律师协会考察,并在国内组织和参加过数次国际研讨会。这些考察学习、研讨探究,无疑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并在立法和制定司法解释中有所体现。
伴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民事、刑事、行政再审程序在司法适用中又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在为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过程中,若对他国相似的法律条文已经形成的经验财富视而不见或不加以利用,则是不明智的。为了便于广大法官、学者、专家等法律人进一步研究和推动我国再审制度法律规则的发展和完善,寻求各国相关法律规范中凝结的智慧以及丰富多彩的解决方案,促进我国再审制度更加适应我国本土资源,使其发挥程序应然的独立价值,进而确立我国再审程序法律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声誉,提供司法救济和纠错的中国方案,我们特将相关国家立法例以及考察报告等汇编成专辑,以飨读者。
1.主要内容上,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是部分国家的民事、刑事、行政诉讼法中的再审程序编条文。尽量采用了最新版本或译本;一是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出国考察报告以及学者在外研修中形成的成果。
2.部分国家的立法例中,不仅有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再审程序条文,还有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律规范;此外,还编入我国台湾地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相关规定,以及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再审法律规范。
3.考察报告以及专题学术论文中,主体是最高人民法院以及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出国考察报告,以及相关国际研讨会中国外学者提供的材料、研讨会综述;还包括相关学者出国访学后的研究成果。
4.注重学术规范。相关国家再审程序条文,均注明了出处。原文有作者信息的,均予以了标注。
在收集本专辑材料过程中,我们得到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庭室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01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