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被忽视的损害民企利益的内部腐败犯罪日益严重,以行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为企业谋利型外部腐败犯罪在民营企业相对突出,民营企业腐败犯罪案件在行为主体、案发环节、行业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对损害民企利益的内部腐败犯罪,国家刑事力量应在民营企业需要时依法"在场",以实现对民营经济实质意义的平等保护,同时通过柔性的非刑事途径引导、帮助民营企业改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对"权力依赖型"民营企业(家)实施的"围猎结盟权力型"行贿犯罪,应依法严厉打击,避免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营商环境;对通过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创收纳税、提供就业机会,仅因迫于"潜规则"而实施"遵从屈服权力型"行贿犯罪的民营企业(家),则可通过"合作-合规从宽"制度予以挽救.
企业犯罪 企业家犯罪 企业合规 民营经济平等保护 刑法修正案(十二)
Corporate Crime Entrepreneur Crime Corporate Compliance Equal Protection for the Private Economy Amendment(Ⅻ)to the Criminal 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