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全文    标题或全文  |   精确查询    模糊查询
标题:
全文:
期刊名称:
全部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期刊年份:
全部
期号:
学科分类:
全部
搜索 清空
从具体案件谈刑事辩护制度的几点完善
《法制与经济(上)》
2023年
3
1-14
万毅
四川大学法学院
实务中,一线司法机关在具体个案的办理上,暴露出我国刑事程序制度在辩护权保障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再审案件,辩护人角色与地位不够明晰问题,主要关涉近亲属是否有权委托律师以及律师身份如何定位;二是当辩护律师缺席审判时,审判程序效力存疑问题;三是辩护律师申请权的类型与效力不确定问题.就诉讼法理而言,近亲属既有权提起再审申诉,自然有权委托律师代理再审申诉,应明确再审程序中受托律师之辩护人身份;辩护人因正当事由而未出庭,法院不顾被告人意见仍开庭审理系属剥夺律师出庭辩护权之行为,为重大程序违法,法理上应对案件重新开庭审理;辩护律师申请权,本质为程序请求权,在立法表述上宜采用"声请权"一词,以彰显其司法属性之本质.申请权实际分为实体性程序请求权、纯粹的程序性请求权以及非法定的程序请求权,因而不宜不加区分地统称为"申请权",对于辩护律师的程序请求权,司法机关均应予以回复.
再审程序        辩护人        延期审理        申请权        声请权
保存检索条件
X
添加标签:

给这组订阅条件设置标签名称,可以更加方便您管理和查看。

保存条件:
微信“扫一扫”
法信App“扫一扫”
操作提示
对不起,您尚未登录,不能进行此操作!
关联法条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