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全文    标题或全文  |   精确查询    模糊查询
标题:
全文:
期刊名称:
全部
作者: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期刊年份:
全部
期号:
学科分类:
全部
搜索 清空
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法治研究》
2009年
7
42
刘旭霞;欧阳邓亚
华中农业大学
各国经济法 , 农业与农村经济制度 ,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
20世纪以来,转基因技术迅猛发展,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各国根据本国不同的国情,纷纷制定了本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从日本与我国转基因食品政策的对比出发,通过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管理机构以及法律保障制度等方面对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并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转基因食品安全        法律法规        管理机构        法律保障制度
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刘旭霞 欧阳邓亚

华中农业大学

  【摘要】20世纪以来,转基因技术迅猛发展,转基因食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各国根据本国不同的国情,纷纷制定了本国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从日本与我国转基因食品政策的对比出发,通过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立法、管理机构以及法律保障制度等方面对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进行研究,并对我国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提出建议。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管理机构;法律保障制度
  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从而形成的可以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在全球人口持续增长的今天,转基因食品对缓解全球粮食危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与此同时,转基因食品不可预测的安全性风险也使得人们对其持有不同程度的质疑。而基于经济发展和现代生物技术水平的不同,世界各国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法律制度也不尽相同。

  一、以日本为样本的依据

  虽然转基因食品对缓解全球粮食危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国的文化背景、现代生物技术水平以及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不同,世界各国转基因食品政策有着很大的不同。目前主要存在着以美国、欧盟以及日本为代表的三种政策取向。由于其雄厚的现代生物技术力量以及开放的文化背景,美国对转基因食品采取一种开放和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会对人体或动物健康产生危害,基于“可靠科学原则”,美国1986年“生物工程产品管理框架性文件”将转基因食品与非转基因食品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风险归为一个类型,并积极推广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使得美国成为世界上种植转基因作物最早、面积最广的国家;与美国完全不同,欧盟对于转基因食品的态度则十分谨慎。他们认为“当一项行为可能对人的健康或环境造成威胁时,即使其因果关系尚未得到科学证明,也应当采取预防措施”。基于这种“预防原则”,欧盟的转基因食品政策十分严格和谨慎。

  而基于与美国和欧盟完全不同的国情,日本则选择了一条新的政策道路来引导其国内的转基因食品产业,这便是异于美国和欧盟鲜明态度的折中态度。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且人口密集,对于这样一个耕地面积极少而人口又相对密集的国家而言,转基因食品无疑是一个福音。但是作为一个粮食进口大国,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风险无疑又使得日本无法完全将其等同于非转基因食品,且在这种背景下,日本国民对转基因食品也存在质疑。基于这些因素,日本的转基因食品政策游荡在“可靠科学原则”和“预防原则”之间,并试图寻找一个适合其国情的平衡点。

  我国地大物博,但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和人口持续增长使得我国同样面临着粮食总量无法满足国民生活消费的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转基因食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我国国内的粮食危机,但是由于我国传统的文化背景以及技术水平的限制,使得我国在转基因食品政策上选择了与日本类似的道路,以审慎和发展作为我国转基因食品政策的基调。类似的转基因食品政策使得对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研究对我国尤为重要。

  二、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

  基于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日本的转基因食品政策有着自身的特点,其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也就呈现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论述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制度。

  (一)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规定

  日本是较早对转基因食品安全作出法律规定的国家之一,在经历了较大的政策及管理立场转变之后,日本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早在1979年8月27日,日本政府就颁布了“重组DNA生物实验指南”,随后多次修订。1991年5月7日,日本厚生省制定了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安全性审查准则,根据安全性准则来确认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并于1996年1月31日进行部分修订,追加了直接食用转基因种子植物的安全性审查;[1]1996年日本首先对7种转基因食品进行了安全性审查,但自此后近两年,日本批准进口的转基因产品都没有加贴标签;1998年8月农林渔业部宣布对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品加贴标签的初步计划;1999年11月,农林水产省公布对24种产品加贴标签的规范标准,并要求对转基因生物和非转基因生物原料实行“分别运输”,确保转基因品种混入率低于5% 。 1999年,日本政府又修改了沿用近40年之久的《农业基本法》,并更名为《食品·农业·农村基本法》,新法在继续推行市场自由化的基础上,新增加了维护消费者利益的食品安全政策及维持农业可持续生产政策的内容。1999年7月,为与新法配套,日本政府修改了《关于农林物资的规格化以及确定质量标识的法律》(JAS法,即1999年108号法案)。该法案规定从2001年开始,食品生产厂家应该对其产品是否使用了转基因原料作出明确的表述。以大豆和玉米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食品中有24种被列为标识对象,并规定随着新的转基因作物品种登场而作相应的调整,每年进行一次基准标识的重新审定。[2]

  2001年3月27日,日本政府发布了《转基因食品检验法》(9月14日最后修订),规定转基因食品进口时,检疫所进行抽样监控检查,各都府道县也进行适当的监控检查,以确保转基因食品进口的安全性;2001年4月1日,日本农林水产省正式颁布实施《转基因食品标识法》,对已经通过安全性认证的大豆、玉米等5种转基因农产品以及以这些农产品为主要原料、加工后仍然残留充足DNA或由其编码的蛋白质的食品,制定了具体的标识方法,并对无需标识的加工食品以及不得出现在食品标签上的用语进行了规定。并要求每年都要对制定农产品及其加工食品的种类进行修订。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关于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立法主要是在“对于在农业和工业中应用重组DNA生物体的框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3]目前,日本已经建立了两个关于重组DNA生物体实验的指南和6个关于重组DNA生物体产业应用的指南。

  (二)日本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管理机构
保存检索条件
X
添加标签:

给这组订阅条件设置标签名称,可以更加方便您管理和查看。

保存条件:
微信“扫一扫”
法信App“扫一扫”
操作提示
对不起,您尚未登录,不能进行此操作!
关联法条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