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全文    标题或全文  |   精确查询    模糊查询
标题:
全文:
制定机关:
全部
文号: 例如:国税发 2009 2号
公布日期:
格式:YYYY-MM-DD,例如:2015-07-06
施行日期:
格式:YYYY-MM-DD,例如:2015-07-06
主题分类:
全部
效力等级:
全部
搜索 清空
跳转条     字体:放大缩小
跳转条     字体:放大缩小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告


法释〔2025〕5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已于2025年4月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47次会议、2025年4月1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四届检察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5年4月26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25年4月23日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5年4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947次会议、2025年4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四届检察委员会第五十一次会议通过,自2025年4月26日起施行)


  为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现就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第一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同一种商品、服务”:

  (一)行为人实际生产销售的商品名称、实际提供的服务名称与权利人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务名称相同的;

  (二)商品名称不同,但在功能、用途、主要原料、消费对象、销售渠道等方面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相关公众一般认为是同种商品的;

  (三)服务名称不同,但在服务的目的、内容、方式、对象、场所等方面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相关公众一般认为是同种服务的。

  认定“同一种商品、服务”,应当在权利人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服务和行为人实际生产销售的商品、实际提供的服务之间进行比较。

  第二条 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完全相同,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基本无差别、足以对相关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应当认定为刑法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基本无差别、足以对相关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

  (一)改变注册商标的字体、字母大小写或者文字横竖排列,与注册商标基本无差别的;

  (二)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字母、数字等之间的间距,与注册商标基本无差别的;

  (三)改变注册商标颜色,不影响体现注册商标显著特征的;

  (四)在注册商标上仅增加商品通用名称、型号等缺乏显著特征要素,不影响体现注册商标显著特征的;

  (五)与立体注册商标的三维标志及平面要素基本无差别的;

  (六)其他与注册商标基本无差别、足以对相关公众产生误导的。

  第三条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三)二年内因实施刑法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行为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在同一种服务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违法所得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假冒两种以上注册商标,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三)二年内因实施刑法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行为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既假冒商品注册商标,又假冒服务注册商标,假冒商品注册商标的违法所得数额不足本条第一款规定标准,但与假冒服务注册商标的违法所得数额合计达到本条第二款规定标准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违法所得数额、非法经营数额达到本条前三款相应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二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第四条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刑法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明知”,但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的除外:

  (一)知道自己销售的商品上的注册商标被涂改、调换或者覆盖的;

  (二)伪造、涂改商标注册人授权文件或者知道该文件被伪造、涂改的;

  (三)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又销售同一种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

  (四)无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进货或者销售的;

  (五)被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发现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后,转移、销毁侵权商品、会计凭证等证据或者提供虚假证明的;

  (六)其他可以认定为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情形。

  第五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违法所得数额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

  (一)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的;

  (二)二年内因实施刑法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行为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或者销售金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三)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本款前两项规定的销售金额标准三倍以上,或者已销售商品的销售金额不足本款前两项标准,但与尚未销售商品的货值金额合计达到本款前两项规定的销售金额标准三倍以上的。

  违法所得数额、销售金额、货值金额或者销售金额与货值金额合计达到本条前款相应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二百一十四条规定的“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第六条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标识数量在一万件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

  (二)伪造、擅自制造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两种以上注册商标标识,标识数量在五千件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三)二年内因实施刑法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行为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后再次实施,标识数量在五千件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一万元以上,或者非法经营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

  (四)销售他人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尚未销售的标识数量达到本款前三项规定标准三倍以上,或者已销售的标识数量不足本款前三项标准,但与尚未销售的标识数量合计达到本款前三项规定标准三倍以上的;

  (五)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标识数量、违法所得数额、非法经营数额达到本条前款相应规定标准五倍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二百一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微信“扫一扫”
法信App“扫一扫”
操作提示
对不起,您未登录或没有权限,不能进行操作!
保存检索条件
X
添加标签:

给这组订阅条件设置标签名称,可以更加方便您管理和查看。

保存条件:
关联法条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