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指导.2004年.第1辑:总第7辑/万鄂湘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5
(中国审判指导丛书)
ISBN 7-80161-772-X
Ⅰ.涉… Ⅱ.①万…②最… Ⅲ.①国际商事仲裁-研究-中国②海事仲裁-研究-中国 Ⅳ.D997.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4)第038690号
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指导 2004年第1辑(总第7辑)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 编
主编 万鄂湘
责任编辑 陈燕华 张维炜 高晓力
出版发行 人民法院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甲9号(100101)
电 话 (010)65290583(责任编辑) 65290516(出版部)
65290558 65290559(发行部)
网 址 www.courtpress.com
E-mail courtpress@sohu.com
印 刷 北京人卫印刷厂
经 销 新华书店
开 本 787×1092毫米 1/16
字 数 260千字
印 张 14
版 次 2004年5月第1版 2004年5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7-80161-772-X/D·772
定 价 28.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如有缺页、倒装,请与出版社联系调换)
《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指导》编委会
编委会主任 万鄂湘
编委会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玧 王彦君 王淑梅 李仁珍
肖永平 邵沙平 余劲松 余敏友
陈建德 陆效龙 张进先 张庆麟
张湘兰 俞灵雨 高晓力 郭忠红
黄 进 曾令良
执行编委 高晓力 郭忠红
卷首语
《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指导》2004年第1辑与大家见面了。该书延续了《中国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指导与研究》的编写宗旨,即对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涉外商事海事案件的审判工作进行指导,展开和促进此类案件审理过程中遇到和发现的问题的理论与实务方面的研究,提高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水平。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编。该庭作为专门从事涉外商事和海事案件审判工作的业务庭,其职责主要包括:审理涉外,涉港、澳、台商事纠纷,各类信用证纠纷以及海事海商纠纷的二审案件;处理对涉外,涉港、澳、台商事纠纷案件,各类信用证纠纷案件以及海事海商案件申诉和申请再审;对涉外仲裁裁决和外国仲裁裁决进行司法监督;在上述领域进行司法解释工作以及调研等。自2000年成立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积极履行了自身的职责,为提高我国涉外商事海事案件的审判质量和司法水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编写《涉外商事海事审判指导》既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又是对我们所做工作的一种表达。
本书共分八个部分:会议精神、司法解释、请示与答复、问题解答、案例评析、调研报告、理论与实务研究、信息与资料。
会议精神 及时通报我国在涉外商事海事审判领域的重要会议内容与精神。本辑编入了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俞灵雨庭长在全国海事法院派出法庭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反映了我国海事法院派出法庭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司法解释 及时发布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涉外商事海事领域的司法解释。本辑编入了最高人民法院2003年6月3日发布的《关于
请示与答复 及时反映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对下级人民法院请示的各类问题的答复意见,并附有下级人民法院的请示报告。本辑集中收录了申请撤销或不予执行我国涉外仲裁裁决以及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的六个请示报告与答复意见,供各级人民法院在处理同类问题时参考适用。
问题解答 本栏目是本辑的特别栏目,刊登了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所作的《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实务问题解答(一)》。该部分是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经过两年的辛勤努力,收集、整理了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涉外商事海事案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出解答,供各级人民法院在今后的审判实践中参考。
案例评析 及时编入各级人民法院涉外海事商事审判案例。本辑编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以及海事法院审理的四个案例,分别对“倒签提单”是否导致银行可以信用证欺诈为由拒付信用证项下的款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的股权争议的解决途径、船舶无接触碰撞是否属于保险人的碰撞责任范围、英国《1906年海上保险法》的选择适用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调研报告 及时刊登各级人民法院在涉外商事海事审判领域进行的具有典型意义的调研信息。本辑编入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法院派出法庭建设的调研报告和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海事案件中适用国际公约、国际惯例、外国法的调研报告,以便引起对相关问题的重视。
理论与实务研究 提供涉外商事海事审判领域重要法律问题理论与实务研究的平台。本辑编入了各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们对审判实践中遇到的重点问题的思考与研究成果,仅作为作者自己的观点,为相关领域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
信息与资料 反映涉外商事海事立法和司法方面的信息与资料。本辑收录了国际海事组织法律委员会第87届会议的概况。
编 者
二〇〇四年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