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人民法院依法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司法文件及典型案例汇编/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编.--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10
ISBN 978-7-5109-2940-3
Ⅰ.①人… Ⅱ.①最… Ⅲ.①法律-文件-汇编-中国 Ⅳ.①D920.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180010号
人民法院依法服务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司法文件及
典型案例汇编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 编
责任编辑 王 畅 郝 珊
封面设计 天平文创视觉设计
出版发行 人民法院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100745)
电 话 (010)67550586(责任编辑) 67550558(发行部查询)
65223677(读者服务部)
客服QQ 2092078039
网 址 http://www.courtbook.com.cn
E-mail courtpress@sohu.com
印 刷 北京瑞禾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经 销 新华书店
开 本 787毫米×1092毫米 1/16
字 数 129千字
印 张 11
版 次 2020年10月第1版 2020年10月第1次印刷
书 号 ISBN 978-7-5109-2940-3
定 价 49.00元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前 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最高人民法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毫不松懈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措施落实,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制定出台系列司法服务保障举措,指导各级法院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案件,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在法治轨道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促进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
二、依法严惩涉疫犯罪,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最高人民法院加大对涉疫犯罪惩治力度,召开全国法院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工作会议,发布三批26个依法惩处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加强审判指导,要求各级法院依法严惩扰乱医疗秩序、防疫秩序、市场秩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发挥刑罚震慑作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障社会安定有序,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依法严惩妨害疫情防控犯罪。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意见》,依法从严从快惩处抗拒检疫隔离措施、故意隐瞒症状传播病毒、制售假冒伪劣防疫物资、假借
切实加强医务人员安全司法保障。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单位出台《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维护良好医疗秩序的通知》,严厉打击7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为医护人员和广大患者创造良好诊疗环境。严惩暴力伤害、侮辱恐吓诽谤医务人员、故意撕扯医用防护装备、非法限制医务人员人身自由等犯罪,依法加快审理进度,该判处重刑的坚决判处重刑,该判处死刑的坚决判处死刑。发布8个人民法院依法惩处涉医犯罪典型案例,阐明人民法院对涉医犯罪“零容忍”的鲜明态度和立场,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务人员安全。湖北武汉硚口区法院、广东广州越秀区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分别对疫情期间在隔离病区内撕扯医生防护服、在定点收治医院用注射器挟持、恐吓医护人员,致医护人员受伤且严重影响医疗秩序的两名被告人予以严惩,形成有力震慑。北京三中院依法判处杀害北京民航总医院医生被告人孙文斌死刑,甘肃兰州中院依法判处杀害兰州五洲皮肤病医院医生被告人员明军死刑,严惩暴力伤
依法保障严防境外疫情输入措施落实。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的意见》,严防疫病疫情跨境传播。针对境外输入性风险,加大对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打击力度,严惩因故意隐瞒出入境或疫情高发地区旅居史又拒不执行隔离规定、造成疫情扩散重大风险的犯罪,坚决维护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河南郑州二七区法院依法判处疫情期间出国观看足球赛、回国后故意隐瞒出境史且不执行隔离规定,致43人被隔离的郭某鹏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让无视疫情防控、无视法律法规的犯罪分子承担法律后果。
三、充分发挥司法促发展、稳预期、保民生作用,服务保障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
最高人民法院聚焦涉疫情民商事纠纷处理中的难点,出台司法政策措施,指导各级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化解矛盾、定分止争的功能,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处理涉经济运行、复工复产、民生保障、劳动就业等纠纷,努力为保障经济社会良性运转保驾护航。
完善依法服务保障复工复产政策措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多次主持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率队走访全国工商联、民革中央、民盟中央等,深入调研市场主体司法需求,提高司法政策措施的前瞻性、主动性,依法服务保障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发展。最高人民法院认真落实《关于政法机关依法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的意见》,围绕涉疫情民事、商事、涉外商事海事和执行案件连续出台4个指导意见,联合司法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依法妥善处理涉疫情旅游合同
依法妥善审理涉及复工复产案件。依法从严惩处妨害复工复产的违法犯罪,严厉打击破坏交通设施、制售伪劣产品、恶意欠薪、扰乱市场秩序等犯罪,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妥善处理因疫情引发的涉企执行、合同违约、企业债务、企业破产等案件,积极为企业恢复生产、持续发展创造条件。贯彻审慎善意文明司法理念,严格按照法定程序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坚决杜绝超标的查封,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尽可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印发意见推进破产案件依法高效审理,充分发挥破产审判工作在完善市场主体救治和退出机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帮助企业重获新生,保障职工就业和债权人、债务人合法权益。上半年,各级法院通过执行、破产等程序办理保障医疗单位运行和防疫物资供应等案件402件。浙江义乌、北京大兴、湖北武汉东湖新开区等地法院依法紧急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防控物资生产企业进行信用修复、“解封”账户,妥善处理涉疫情防治定点医院纠纷,为企业恢复生产、医院开展疫情防控和病人收治等工作提供支持。青岛海事法院准许被扣船舶完成最后航次再实施扣押,帮助航运企业渡过难关。
深入推进涉疫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
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围绕加强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司法保护召开会议、下发通知,要求各级法院把保护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作为“一把手”工程,主动担当作为、创新工作举措。首次集中发布涉产权保护行政诉讼典型案例,加大产权司法保护力度,营造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修订民间借贷司法解释,以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4倍为标准确定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净化金融市场环境,促进降低民间借贷资金成本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发布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保障的意见,完善市场主体司法保护机制,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制定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司法解释,促进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服务法治政府建设。在出台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的司法保障意见后,又制定为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提供司法保障意见,
四、智慧法院 “大显身手”,在线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各地法院充分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大力开展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网上审判、智慧执行,“指尖”立案、“云端”办案、“智慧”执行成为人民法院工作新常态,全天候全流程全方位提供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通过“键对键”感受触手可及的公平正义。2020年2月3日以来,全国法院网上立案506万件、网上开庭66万次、网上调解234万件,同比分别增长58%、753%和267%,电子送达1432万次。实现了“审判执行不停摆、公平正义不止步”。
在线诉讼服务“不打烊”。发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期间诉讼服务和申诉信访工作的通告》,指导各地法院充分运用中国移动微法院等平台,引导当事人通过网上立案、诉讼、调解、信访,就近跨域立案,跨区域远程办理诉讼事项,最大限度方便律师和当事人参加诉讼。全国3500余家法院全部对接中国移动微法院并普遍开通诉讼服务网。建成38000余个科技法庭,有力支持远程视频庭审,让诉讼参与人分隔多地也能通过客户端在线完成出庭。目前,全国95%的法院实现网上立案;跨域立案服务在全国中级、基层和海事法院实现全覆盖,截至2020年7月底已提供跨域立案服务5.2万件,异地起诉不便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安徽高院公布全省三级法院518名网上立案负责人联系方式,方便群众“点对点”咨询解决问题。青海法院制定当事人和法官“分类版”、汉藏文“双语版”在线立案教程,在线发布宣传指引、应用案例等工作简讯,为群众诉讼提供便利。
在线调解便捷高效。各级法院充分发挥调解在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将在线调解作为强化“诉源治理”的有效手段,统一在线调解平台覆盖纠纷受理、分流、调解、反馈等流程,为当事人精准匹配解纷力量,在线办理诉前调解、诉中调解和司法确认等事项,实现调解与诉讼、仲裁等程序顺畅转换,通过在线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化解大量矛盾纠纷。天津法院协调140余家民间调解组织入驻在线调解平台,汇聚342名专业调解人员,疫情期间在线调解成功率达91.67%。广东法院会同司法行政、市场监管等部门,依托在线调解平台、道路交通事故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等网络平台,在线开展“一站式”调解。四川成都中院与市公共服务平台“天府市民云”实现有效对接,不断提高在线调解服务水平。
在线执行阳光公正。印发《关于做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执行工作相关事项的通知》,深入推进在线执行,审慎开展线下执行,各地法院充分运用“总对总”“点对点”网络执行查控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办理执行案件,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及时实现。广东东莞第一法院推
在线诉讼规则逐步完善。印发《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和规范在线诉讼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法院有序开展在线诉讼活动。各地法院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具体贯彻意见和程序规范、操作规程,进一步将在线诉讼工作落实落细,以更好符合互联网司法规律。杭州、北京、广州互联网法院作为互联网司法建设的最前沿阵地,在案件审理、平台建设、诉讼规则、技术运用、网络治理等方面探索形成一系列经验,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三家互联网法院借助政策、平台、技术、经验等方面优势,强化在线诉讼体系功能,继续提供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在线诉讼服务,为全国在线诉讼推广提供有益参考。
深化司法公开,凝聚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法治正能量。最高人民法院组织法院系统媒体深入宣传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及时报道各地法院在疫情防控和审判执行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舆论氛围。组织江苏、山东、四川、内蒙古、江西、上海、湖北等地法院举办“抗疫前线法治报道”全媒体直播活动,借助电视媒体和网络平台,向社会公众全景呈现人民法院司法助力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举措,及时回应疫情防控期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话题,普及有关法律知识,凝聚抗击疫情强大力量。积极运用庭审直播等形式,让妨害疫情防控刑事案件审判成为全民共享的依法防控“公开课”,引导广大人民群众
五、广大法院干警闻令而动、担当作为,奋力投身抗“疫”一线
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大战大考中,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党组织和广大法院干警闻令而动、担当作为,奋力投身抗“疫”一线,交出了合格答卷。
积极组织干警参加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组织广大法院干警下沉基层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开展依法防控疫情宣传,努力当好依法防控疫情宣传员。鼓励个人或者组织以各种方式自愿参加义工、捐款、捐物或者提供场所等公益活动,支持公民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江苏高院推进“法官进网格”,组织党员干警先锋队,开展入户调查登记、疫情排查等工作,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黑龙江绥芬河市法院干警24小时值守,配合做好境外输入疫情防控工作,守卫国门安全。
激励干警担当作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引导广大干警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英勇奋斗、扎实工作,积极投身疫情防控斗争和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大局。各地法院干警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经受了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展现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品格。湖
下一步,人民法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弘扬和践行伟大抗疫精神,健全完善司法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能力水平,积极服务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为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