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 京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5章,主要包括著作权概述、著作权侵权纠纷、邻接权纠纷、著作权合同纠纷和网络著作权纠纷。本书立足于著作权法律实践,精选39个著作权典型案例,每个案例由案情简介和案例评析两部分组成,其中案例评析部分对著作权纠纷中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系统全面地解读我国著作权相关法律规定。
本书所选案例紧扣著作权实务,结合相关法律规范,具有针对性、示范性和指导性,既可以作为普通消费者了解和掌握著作权法相关知识的启蒙读本,也可以作为从事著作权纠纷处理的法官、政府工作人员、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的参考用书。
本书封面贴有清华大学出版社防伪标签,无标签者不得销售。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侵权举报电话:010-62782989 1370112193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著作权纠纷案例与实务/李俊平,曾芳芳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法律专家案例与实务指导丛书)
ISBN 978-7-302-44515-9
Ⅰ.①著… Ⅱ.①李…②曾… Ⅲ.①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例-中国 Ⅳ.①D923.41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171830号
责任编辑:田在儒 闫一平
封面设计:牟兵营
责任校对:李 梅
责任印制:李红英
出版发行:清华大学出版社
网 址:http://www.tup.com.cn,http://www.wqbook.com
地 址:北京清华大学学研大厦A座 邮 编:100084
社 总 机:010-62770175 邮 购:010-62786544
投稿与读者服务:010-62776969,c-service@tup.tsinghua.edu.cn
质量反馈:010-62772015,zhiliang@tup.tsinghua.edu.cn
印 装 者:三河市金元印装有限公司
经 销:全国新华书店
开 本:185mm×260mm 印 张:16 字 数:292千字
版 次:2016年11月第1版 印 次:2016年11月第1次印刷
印 数:1~2000
定 价:43.00元
产品编号:061204-01
丛书编委会成员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丛书顾问
余升淮 XXX文 谭绍木 徐少林
钱卫清 叶 青 刘益灯
丛书总主编
熊建新 彭丁带
丛书副总主编
于定勇 李法兵
丛书编委会委员
蒋英林 陈建勇 顾兴斌 朱最新
黄 勇 熊大胜 刘志强 李俊平
刘国根 袁卫国 周 雪 程海俊
卢 珺 陈 玮 何 龙 袁利民
杨济浪 王高明 曾芳芳
丛书策划
彭本辉
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代丛书总序
十八届四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次以法治建设为主题的中央全会,会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五大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同时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在此大背景下,我们筹划编写了这套《法律专家案例与实务指导丛书》,希望能够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法律案例的提炼与分析中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为法治工作队伍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智力支持。
编写法律案例书籍,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但是,如何编写出与已有同类书籍相比更具鲜明特色,既能满足法律教学、法律实践需要,又具有普法实用价值的案例书籍,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本丛书的编写,便是接受此种挑战的一个尝试。我们紧紧围绕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法律纠纷,以案情简介、裁判要点、法条链接、法律分析、对策建议等为主要内容进行编写,以期达到编写目的。现在,各位编写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就要陆续面世了。在此,作为丛书的总主编,和各位读者说几句感言。
本丛书的编写、组稿工作,既充满了艰辛,也时有喜悦。凡是有过论文或书稿写作经历的人都知道,要品评作品的优劣得失往往比较容易,但是,要自己动手写出像样的文章或书籍,往往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时间、精力等自不必说,最痛苦的恐怕是写作过程中遇到瓶颈时精神上的煎熬。本丛书的作者们大多有过这种炼狱般的经历。但是,在丛书出版之际,作者们无不感受到了收获的喜悦,仿佛看到新生儿呱呱坠地一般。
作为丛书的总主编,我们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组织编写队伍,确定各书主题,制定编写规范。我们知道,编写人员的选择,是本丛书质量和效益的关键。考虑到本丛书所应具有的权威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等特点,我们要求编写人员既要有扎实的理论
本丛书的主要目标读者群为各院校法律相关专业学生、具有一定法律意识的普通公民、法律理论及实践工作者以及法律爱好者等。
因为读者群比较广泛,而且读者阅读本丛书的目的可能不同,所以在编写的过程中,编者特别注意案例事实的陈述、法律术语的选择、风险防范方案的针对性等,尽可能让每位读者均能有所收获;语言尽量精练而不晦涩,希望学法者、用法者、执法者和守法者都能够从中受益。
本丛书还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编写队伍专业。丛书各分册的编写成员由公检法工作人员、法律学会研究人员、法律院校教授讲师、律师事务所专业律师、企事业法律顾问等多年从事一线法律实务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并且由权威的顾问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队伍进行把关,确保了丛书内容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第二,案例典型真实。本丛书的案例主要改编自各级司法机关公布的真实案例,经过精挑细选,去除冗余、留其精要,使各案例具有典型代表性和实用参考价值,能给读者带来直观有效的法律实践借鉴指导。
第三,讲解客观简洁。本丛书针对各案例的分析讲解,力求焦点明确、观点客观、语言简洁,注重举一反三地引导,以各个部门法的基本框架为逻辑线索,针对每个部门法中的各个部分设置案例分析、法律规定、对策建议等内容,充分体现现实与法律的结合。
第四,内容实时性强。本丛书特别注重案例与法律的时效性,新近的案例紧密结合现行有效的法律规定,并通过细致分析帮助读者理解法律的规定,以增强读者掌握现行法律并加以运用的能力。
第五,紧扣现实生活。本丛书特别关注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经常出现的法律问题或法律纠纷,希望能够帮助读者了解现实中法律的实际运用情况,为读者提供“假如我碰到了这样的法律问题,我可以怎么办”“今后我该如何防范类似的法律风险”等有益的启示。
本丛书所涉及的法律部门非常广泛,对编写者的要求也非常高。我们虽精益求精,但博大精深的法学、浩瀚无边的法律领域,加上编写本丛书所希望达到的目的,还是给编写者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我们衷心希望读者们能够对本丛书提出建议和意见,以便未来的修订工作更有成效,也为我国的法治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熊建新 彭丁带
2014年11月
前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深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和调控能力主要表现在对知识产权的创造和运用能力上,知识产权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著作权是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和完善,著作权保护不仅仅能够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著作权相关产业也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著作权能够给著作权所有人带来人身和财产上的利益,尤其是其通用性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不免为许多不法分子所觊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无疑是对作者及其他著作权所有人的极大侵害。为了保护国家对著作权的管理秩序及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对作者及其他著作权所有人进行法律保护,同时也对著作权相关问题进行规范。随着我国著作权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以及作者及其他著作权所有人维权意识的提高,因著作权引起的法律纠纷案件日益增多。据统计,2012年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一审案件87419件,同比上升45.99%。其中新收著作权案件53848件,同比上升53.04%。[1]另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2013年各级法院审结一审知识产权案件10万件。[2]当前著作权纠纷主要以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为主,但侵权的客体呈变化趋势,案件的变化体现在侵权的对象从早期的摄影作品、音乐作品、影视作品到近期的网络著作权侵权。侵权方式主要体现为侵权人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各类作品。为了更好地总结和指导著作权法律实践,我们编写了《著作权纠纷案例与实务》,针对著作权纠纷的审判实践,对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本书
本书立足于著作权法律实践,精选39个著作权典型案例,每个案例由案情简介和案例评析两部分组成,其中案例评析部分对著作权纠纷中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系统全面地解读我国著作权相关法律规定。本书所选案例紧扣著作权实务,结合相关法律规范,具有针对性、示范性和指导性,既可以作为普通消费者了解和掌握著作权法相关知识的启蒙读本,也可以作为从事著作权纠纷处理的法官、政府工作人员、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的参考用书。
除封面署名作者外,郭阳生、何洁廉、宋欣、孙永超、温敏婷、郑悦、值海娟、钟润柳、朱军平、左春源等也参与了部分编写工作。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我们广泛参考、借鉴了众多已经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在此谨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由于作者能力水平有限,本书存在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