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仲裁实务精要和案例指引
COMMERCIAL ARBITRATION
PRACTICE AND CASE GUIDELINES
谢国旺 于澈 著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21·北京
版权页
声明 1.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2.如有缺页、倒装问题,由出版社负责退换。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商事仲裁实务精要和案例指引/谢国旺,于澈著.—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21.2
ISBN 978-7-5620-9740-2
Ⅰ.①商… Ⅱ.①谢…②于… Ⅲ.①国际商事仲裁 Ⅳ.①D997.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20)第225718号
出 版 者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地 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
邮寄地址 北京100088信箱8034分箱 邮编100088
网 址 http://www.cuplpress.com(网络实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电 话 010-58908289(编辑部)58908334(邮购部)
承 印 固安华明印业有限公司
开 本 720mm×960mm 1/16
印 张 27.5
字 数 435千字
版 次 2021年2月第1版
印 次 2021年2月第1次印刷
定 价 99.00元
序言
著名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尔说过这样一句名言:“要以探求真理为毕生的事业。”他做到了,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青年热烈地追求自己的事业。自从我十八年前在清华大学法学院听了杨良宜先生的仲裁讲座之后,我就热爱上了商事仲裁,希望以探求仲裁精髓、发扬仲裁精神为毕生的事业。
我国的仲裁事业尚处在发展期,特别是相比西方国家300多年的仲裁历史,我国直到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实施后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相当年轻。但年轻不是关键,关键是有朝气、有发展。在当今中国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商业发展欣欣向荣的大好环境下,我国商事仲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蓬勃发展。目前,国内仲裁机构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的11家增长至300余家,年收案数量从1000余件增长至逾10万件,年总收案标的从50亿元增长至逾1000亿元。仲裁已经成为我国商事纠纷解决机制中的重要支柱。我国仲裁已经不再是“懵懂少年”,他已经不断走向成熟和完美,也修炼出独特的人格和精神。
那么什么是仲裁的独特人格和精神?从《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角度看,有三:一是仲裁出于自愿;二是仲裁要依据事实和法律;三是仲裁要独立和中立。概括说就是尊重意思自治,在纷繁的商事争议下抽丝剥茧、还原真相,尊重专业知识和专业判断。这些应该就是仲裁精神的一部分吧。
十八年来,我对仲裁的热爱和执着丝毫没有减少。在任职了多家仲裁员之后,我对仲裁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仲裁员作为商事仲裁的裁决者,在被选任和选定后,在审理案件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年轻的仲裁员还是资深的仲裁员,都肩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公正、公平、客观、专业、
仲裁精神虽存在于无形,但也深入每一个仲裁人心中,体现在代代相传,体现在“传帮带”的执业关系中。我特别期望能通过一个有型的载体,将仲裁精神、仲裁思维、仲裁人格融入进去,让像我当年一样对仲裁向往而又迷茫的人,开启仲裁的大门,打开仲裁事业的天空。
历经一年多的时间,经过无数次大幅修改与小范围雕琢,本书终于成稿。书中既体现了仲裁的一般理论,又结合仲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法律分析逻辑和裁判规则,特别是书中绝大多数章节,选取了典型的商事争议进行法律实操和策略分析,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二者相得益彰。
当然,我国的商事仲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合同法、物权法等商事交易的基本法进行了融合,同时吸收了司法解释、典型判例既有规则,鼓励合同自由,强调契约公正。这对商事争议的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乘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的东风,推动我国商事仲裁事业的发展,使之繁荣昌盛,既需要老一辈仲裁人传承帮扶,更需要青年一代投身于此,精耕细作。
著此书,与君共勉!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