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4年,上海市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静安区委、区政府和市市场监管局的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上海法治政府建设规划(2021—2025年)》和依法治区总体要求,全面推动法治市场监管建设,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强化法治市场监管组织领导
1.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局领导班子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健全局党组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常态化机制,邀请市委党校专家为全体党员干部和执法人员专题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将法治建设与履行监管服务职能、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2.推动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落实落地。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静安区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的通知》《上海市市场监管系统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把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学习纳入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行政执法培训必训内容和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必考内容,推进干部队伍法治教育培训常态化。举办全局性的法治专题讲座,组织全体干部参加全国市场监管、
标准化法、药品安全监管等法律知识竞赛,注重法治教育培训与实践相结合,持续提升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法治建设能力水平。
(二)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1.优化权责清单管理制度,推动高效履职尽责。完善权责清单事项管理制度,所有行政执法权力清单录入“上海市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平台,在区政府网站和“一网通办”平台向社会公布,并建立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对照权责清单,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和办事指南向社会公布,便于公众获取,提高办事效率。
2.进一步深化“全程网办”,打好服务“组合拳”。积极推进各类企业使用“上海企业登记在线”全流程办理开业、变更、注销登记,企业设立、注销时限进一步缩短,开业、注销均在1个工作日完成审批。将餐饮食品经营许可等3项政务服务集成为“一件事”,减少跑动次数,简化申请材料,缩短办理时限,支持多种业态混合经营,经营许可“云核查”实现“即申即核”,大幅提升核查效率。
3.建设“标准化住所库”,推进“企业码”应用。建设静安标准化住所库项目(“易码办”),入驻商户仅需提交一张《住所使用证明》即可完成住所登记,实现住所“零材料”智能填报、全程电子化“零跑动”。积极推进“企业码”在政务服务大厅涉及市场准入领域业务应用服务和政务智能办业务系统运用,实现取号、帮办、受理等各环节跟踪服务,以及营业执照和许可证相关事项的证照联办咨询。
4.创新“锦囊计划”,积极推进因企施策。积极推动企业服务从“事后纠偏”向“事前预防”转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集合市场监管数据资源,推出集成式、应用性、场景化的营商服务“锦囊”计划,包括“市监观察”“市监提示”“法规推阅”“市监月历”“市监礼包”“案例借鉴”六大板块内容,向重点企业发放专属锦囊。该项目被列为营商环境建设创新试点市级重点项目。
5.开展“问需送策”,努力提振市场活力。扩大惠企政策知晓度,细化《
外商投资法》《
公司法》政策解读,扩展“线上+线下”宣传覆盖面,将“上海准入政策解读”嵌入“随申办企业云静安旗舰店”。推出“5Hui”服务,持续服务区内重大项目引进和大型公共商办综合体快速开业。开展企业日常走访,收集企业反馈问题,第一时间处理企业诉求。
(三)优化综合监管方式,推进信用赋能各领域监管
1.以信用监管为基础,持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制定抽查事项清单和联合抽查计划。加强部门统筹联合,推动监管信息共享,对同一市场主体的不同抽查任务尽可能合并实施,有效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经营的干扰。2024年,通过“互联网+监管”平台实施单部门随机抽查79批次,跨部门联合抽查122批次,涉及监管对象4618户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落实责令改正、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立案调查等后续措施,不断提升监管效能。
2.完善风险分类监管,信用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完善分级分类监管,对信用良好的企业降低监管频次,减少重复随意执法。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相融合。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企业设置不同的抽查比例,努力实现监管资源高效合理配置。信用修复服务持续优化,年内累计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243条,助力经营主体重塑信用。积极探索在线监管、远程监管,减少入户检查,扩大综合监管应用场景。
(四)深化依法行政制度建设,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推行轻微违法“免罚”和“免强”清单制度。深化市场监管领域包容审慎监管,全面推进实施《上海市市场监管领域不予行政处罚和减轻行政处罚实施办法》和《市场监管领域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完善实施不予行政处罚和减轻
行政处罚程序规定。2024年,辖区轻微违法行为免予处罚206件,不予实施强制措施82件。